你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足球资讯 中超 中超球员薪水较低,日韩球员薪水较高,非因能力不足。

中超球员薪水较低,日韩球员薪水较高,非因能力不足。

来源:24直播网2025-06-17 06:44:00

近期,前国脚徐亮的直播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直接点出了中超球员薪资下降的问题,称已降到了日韩球员薪资的三分之一水平,倘若再继续下滑,恐怕将无人愿意踢球。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刻在公众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乍看之下,这个观点似乎非常有道理。毕竟,职业球员的生活依赖着他们的青春饭碗,而薪资便是他们为这份职业付出的直接回报与未来生活的保障。如果薪酬过低,无疑会打击青训的积极性和影响人才储备。但是,当我们深入思考,便会发现,球员的薪资与他们的能力、竞技水平之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从现实数据来看,日本顶级球员的年薪高达约1750万人民币,而韩国顶尖球员的年薪也接近740万人民币。相比之下,中超本土球员的税前年薪上限仅为500万人民币。这一巨大的差距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中超联赛与日韩联赛在竞技水平上的鸿沟。

在国际赛场上,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水平已经跌至亚洲三四流之列,与日韩两国的足球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以2025年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为例,中国队表现不佳,早早地与美加墨世界杯无缘。反观日本队和韩国队,他们在世界杯、亚洲杯等大赛中成绩斐然,如日本队多次闯入世界杯16强甚至八强,韩国队则是世界杯的常客,且在亚洲赛事中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中超联赛的整体技战术水平也落后于日韩联赛。《足球》报记者陈永发文指出,至少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超本土球员的能力难以有显著提升,甚至可能进一步下滑,而外援也难以实现质的变化。在对比亚冠精英联赛时,中超在比赛节奏和技战术表现上存在不小差距。虽然比赛在小区域内对抗激烈,但整体强度并不高,且节奏慢成为了致命的弱点。当面对日韩球队时,中超球队更多地采用低位防守战术,难以进行全面对抗,其根源在于技战术水平的不足以及球员能力的欠缺。

再看球员个体表现,当本土球员在中超赛场上的表现无法让人眼前一亮时,他们谈及高薪便显得底气不足。虽然本赛季中超有王钰栋等年轻球员崭露头角,但整体上,本土球员在与外援的竞争中仍处于下风。以射手榜为例,前10位中除了王钰栋外,其他均为外援。在进攻创造力、防守稳定性等方面,本土球员与高水平的外援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拿着高薪却无法在比赛中展现出与之匹配的实力,那么这样的薪资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

从足球的发展规律来看,球员的薪资应该是其能力和市场价值的体现。在欧洲五大联赛中,顶级球星拿着高额薪水是因为他们拥有顶级的球技,能够决定比赛的胜负,为俱乐部带来冠军荣誉和商业利益。他们在欧冠等高水平赛事中的表现,是支撑其高薪的重要因素。相较之下,中超球员在亚洲赛场都难以证明自己,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与日韩球员看齐的薪资呢?

当然,降薪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徐亮所言,过低的薪酬可能会让家长不愿送孩子踢球,从而影响到青训的根基。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薪酬应与球员的能力和表现紧密挂钩,有能力、有成绩的球员自然应获得高回报。此外,还需加大对青训的投入,提高青训教练的待遇,完善青训体系,让足球少年看到未来的希望和上升通道。

综上所述,中超球员薪资是日韩球员的三分之一,这是现状也是合理的市场调节结果。在指责薪资低之前,球员们应先反思自身能力是否达到了高薪的标准。只有不断提升能力,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才能赢得高薪水、赢得球迷的尊重和认可。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只有从青训抓起、提高整体竞技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中超联赛和球员的价值实现薪资与能力的平衡发展 。

顶部